群英齐聚海南三亚,共绘种业繁荣新篇。2025年1月9日,第四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三亚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将通过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种业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促进全球种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现种业强国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开幕式上,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王祺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大会在推动全球种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大会主席、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海南省科协书记许振凌,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也分别为大会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执委会主任李立主持。
本届大会以“汇聚全球种业科学家资源,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搭建国际化的种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全球种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大会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邀请了100余位国内外种业相关院士和260多位涉农大学校长、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参会或作主旨报告,累计吸引了6000余位政府领导、中外种业科学家、企业家和行业代表的共同参与,已成为中国种业科技领域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交流盛会。
聚焦种业前沿
中外院士共献发展良策
本届大会邀请到30余位中外院士和来自20多个国家的高层次专家带来全球最新研究成果,60余位涉农大学校长、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主要领导参会或作主旨报告。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原院长、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教授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CIMMYT杰出科学家、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何中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联邦国家预算科学机构《联邦东北H.V.罗德尼茨农业科学中心》科学领导人塞苏耶夫·瓦西里,围绕籼粳杂交稻研究进展、稻米营养发掘、非洲大豆生产、小麦品质育种、黑麦研究动态等议题,并结合各自在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宝贵经验,分享了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主论坛由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与大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万建民共同主持。
表彰种业精英
颁授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本届大会开幕式上,举办了第十三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表彰在农业科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周清明教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应弘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罗闰良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莉研究员,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建新,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彭甦高级工程师,大美龙江种业创新中心主任李继明研究员等10名种业精英获评第十三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奖项,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自设立以来,便承载着袁隆平院士“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伟大愿景,旨在表彰和奖励在农业科技攻关、推广应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这十位获奖者,在杂交水稻育种、农作物遗传改良、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会的聚光灯下,十位获奖者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们的成就将激励更多种业工作者投身于这场伟大的事业中,共同为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不懈奋斗。
百场专业报告
凝聚种业领域顶尖智慧
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作为种业领域的高端盛会,以其卓越的国际化视野和前沿的种业科技成果,成为了洞察全球种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本届大会延续了往届的高端、专业、国际化的特色,在规模和层次上也实现了新的突破。30多位中外种业相关院士和众多高层次专家带来了全球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参会代表深度剖析了种业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大会设置了现代农业高峰论坛、水产种业论坛,水稻论坛、麦类论坛、玉米种业论坛、大豆论坛、经济作物与园艺论坛、生物育种技术论坛、2025中国生猪智能育种论坛、智能育种与种业装备论坛、中国-CIMMYT与南南合作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等近20场专题论坛,共举办170余场专场报告。
《加强种业科技攻关助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践行大食物观,建立多元化食物供应体系》、《加快蓝色种业创新,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生猪养殖数智化发展现状与远景》……每一场报告都凝聚了种业领域的顶尖智慧和前沿观点,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发。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引发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共鸣,展示在大屏上的幻灯片更是成为了与会人员争相拍照记录的焦点。每一场报告的结束,都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充分展示了种业从业者对于前沿成果的认可和期待。
▲水稻论坛
▲麦类论坛
▲玉米种业论坛
▲智能育种与种业装备论坛
展会新品荟萃
前沿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同期举办的2025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汇聚全球种业智慧与创新力量,高精特新的种业展品纷纷亮相。博览会紧扣种业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深度聚焦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与高效利用、育种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良种市场的稳健供应保障以及核心育种企业的研发成果,为业界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种业盛宴。
本届博览会,新优品种琳琅满目,前沿育种技术层出不穷,种业新装备更是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的目光与驻足。种业科技创新成果、生物育种产业前沿、种源安全保障体系、种企结构优化升级等各个方面的展览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种业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种业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与高效转化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加速了种业创新技术的市场化进程。
2025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构建“会”“展”深度融合的展会模式,本届展会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元,行业间的交流合作也更为深入紧密。通过展会搭建的平台不仅加快了种业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步伐,更促进了种业科技领域内联合协作、协同创新格局的加速形成。展会作为连接中外种业与农业交流的桥梁,不断深化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中国种业“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助力,增强了中国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种业向着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发挥窗口作用
助力融入全球产业链条
2025年是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到“十年实现重大突破”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起点,是实现粮食稳产保供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2025年新年伊始召开的这场种业盛会,深化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顺应种业发展的新趋势,广泛汇集了各方资源力量,搭建起一个种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产研学交流合作平台,为种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大会充分发挥其展会平台的窗口作用,积极融入全球种业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为中国及国际种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这一平台,国内外种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政府代表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种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大会吸引了众多全球知名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参展,展示了最新的种业技术和产品,为国内外种业企业搭建了合作与交流的桥梁,推动了种业技术的引进与输出,促进了全球种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大会得到了众多国际知名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作物科学亚洲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种子协会、中国作物学会等国内行业协会为大会助力。同时,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拜耳、利马格兰、赛默飞世尔、珀金埃尔默等全球知名跨国企业,以及国投、中农发、登海、九圣禾等国内种业领军企业也亮相大会,共同推动种业的创新与发展。
种子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石,深化种业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国不可或缺的一环。第四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再度汇聚全球种业智慧,以前瞻视野和开放姿态,全方位展示国内外种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技术创新,搭建起高效交流的平台,促进种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与国际合作。本届展会致力于构建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全球种质资源共享网络,激发我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潜能,加速攻克种源核心技术难关,有效应对种源“卡脖子”挑战。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种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